日誌

日誌

故宮正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自負盈虧與茁壯成長之道

西九文化區在財務上面臨嚴峻挑戰,有什麼解救方法呢?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開館以來,據報已經錄得210萬人次入場,即是平均每月10萬人次入場參觀,入場觀眾多為國內遊客,其次為本地人和海外遊客。另外,門票收入佔總體營運開支40%左右,相比一般世界各大博物館收入只佔20至30%為高,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相信和博物館專題展覽、中國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有着密切關係! 避免拖累政府 西九自負盈虧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非故宮博物院的分館,而是有着獨立的性格和特色,皆因博...

唐寅

誰是江南第一才子?

我從事資優教育20多年,喜歡閱讀偉人的故事,天才、神童、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最吸引我呢! 明·張靈繪,《唐伯虎像》。(Wikimedia Commons) 我相信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江南才子,非明朝的唐伯虎莫屬了。一來「唐伯虎點秋香」的事跡已成為普羅大眾所津津樂道的佳話,無論是粵語長片或是粵劇戲曲都曾加以改編,搬上舞台。再者上世紀90年代,周星馳和鞏俐將故事拍成電影,將之喜劇化和通俗化。唯觀眾也對唐伯虎產生另類印象,醜化了這位詩、書、畫皆精的...

電車

樓市回暖 下財年賣地收入有望達標

如筆者上周本欄目文章所言,香港樓市 「小陽春」真的再現了!根據各大代理統計,2月28日至3月5日的一周內新盤已成交超過830宗,相比2023年全年成交量10,778(即按周207宗或按月898宗),「撤辣」後首周已是去年每周均數的4倍,反映一手樓「小陽春」已確立了。二手市場傳出捷報:2月28日至3月5日十大屋苑共錄得110宗成交,較「撤辣」前一周的29宗,急增近2.8倍。 二手樓市場先行升溫是熱門的「上車屋苑」包括天水圍嘉湖山莊、沙田第一城及荃灣區老牌屋苑,反映出短期投資者欣然入市。 既然一二手樓市出現...

屈照片

2024 雙龍出海

一年之計在於春,2024年1月忙於規劃中小企國際聯盟的大計,也忙於「仁大」元宇宙通識科第二學期的開始。正所謂教學相長,上學期備課與講授,令我對元宇宙的肌理認識得淋漓盡致。從 Web1 到 Web2 到 Web3 的演變過程,從 AR/VR 到 Generative AI、區塊鏈 和 NFT 和 加密貨幣的關係、Play/Passion/Purpose 的演化、虛擬空間與數字攣生的創造、元宇宙私隱保安的關鍵等等,都能抽絲剝繭地理順了! 還有忙於參加各項商會活動,簡直三項鐵人。首先星期六參加獅子會在海洋公園舉辦的5公里賽跑,星期日早上聯同龍總参與公益金百...

中国山水

江遊

配圖詩五首:四首絕句一首律詩。押同一韻,用十四個不同韻腳,算是一次嘗試:「洲、浮、流、幽、舟、休、愁、頭、樓;釣、求、侯、眸、鷗」 。花了些心血,除了捲簾詩的第二首、第三首及第四首的首句重用,因而產生「重字」之外,其餘二十一句,一百四拾柒個字都沒出現「重字」。希望能包容,可能過於斧鑿,而失其自然。 《江遊》 捲簾體。七絕。其一 藹藹盤開綠水洲重山煙岸霧雲浮虹船曳蕩添顏色映月長河波逐流 捲簾體。七絕。其二 重山煙岸霧雲浮野廟晨鐘曲徑幽樹影風搖驚白鷺觀魚...

大英博物館_NE_2

人間風雨後,瓷隔萬重山──英國大維德爵士的瓷器收藏和貢獻

傳統文化、文物並不是個人或家族的專利,能夠把它們發揚光大、公諸於眾,才是最好歸宿,筆者認為這是大維德爵士最偉大的貢獻。   倫敦大英博物館是全球三大博物館之一,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齊名,是世界古董、文物愛好者慕名拜訪的殿堂。對中國皇家古董瓷器愛好者來說,95號展覽廳更是目標所在。大英博物館收藏了1671件中國皇家珍藏瓷器,橫跨上下2000年,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瓷器收藏完備。   為什麼這些中國皇家文物會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故事曲折離奇,說來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