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三輪體空 5/7

在酒桌上,跟你說“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的人,本身就沒瞧得起你。或者說,你的勢能比他低很多。 在選擇免費產品或服務時要謹慎,所有免費的事物後面都已明碼標價。 人間佛教的生活:《三輪體空》 貳)三輪體空的內容(3) 從昨天説的三種層次來分析,可以用青原行思禪師的一段話來形容: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平常我們對於現象界的森羅萬象都僅止於一般感官的看法,所以當我們仰觀山色,俯視溪澗時,只覺得它就是高高...

三輪體空 4/7

動上層人的利益,如同動他性命;動底層人的觀念,如同挖他祖墳。底層觀念正是上層利益的來源,任何揭露這一事實的人,都是二者共同的敵人。 我們的人生是苦短的,要麼有趣,要麼老去。 人間佛教的生活:《三輪體空》 貳)三輪體空的內容(2) 2)一切皆空:做到人空和法空還不夠,還必須把「空」也完全空掉。因為佛教說空是要我們蕩除執著,如果執著有一個「空」的存在,根本法執未除,反而病上加病,須知在分別思惟上所執的空,它的自性也是空的。三輪體空就是要我們釜底抽薪,從...

三輪體空 3/7

人既要被繁華震撼過,又要被質樸感動過,這兩種體會之間,丈量着一個生命能夠擁有的寬度。 我們必須按所想去生活,否則我們只能按生活去想。 人間佛教的生活:《三輪體空》 貳‧三輪體空的內容(1) 空,是宇宙萬象的真理。三輪體空正是空理的最高體證與實踐,我們可以概略的就三方面來說明其中的妙義: 1,人我二空:眾生之所以常常感到煩惱,是因為來自內心的執著妄想,以為六塵境界是實有的,因此產生我、我所的觀念,使身心成為五欲六塵的奴役。 布施行善,心存貪念,結果...

三輪體空 2/7

“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以及爲別人着想的善良。 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隨大流,思想要偷偷摸摸求上進。 人間佛教的生活:《三輪體空》 壹‧三輪體空的定義 在人間生活,有許多因緣來成就我們,因此我們要以感恩惜福的心,與他人廣結善緣。 結緣之道,首在布施,因為布施隨時隨地都可以實行,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一個真摯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個隨手的幫忙,可以濟人困難危急;甚至與人為善、一句讚美、一瓣心...

三輪體空 1/7

一個喜歡自由而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這才是閱讀的真正意義——精神自治。 善良一點,因爲每個人都在和人生苦戰。 放下之後,看山還是山嗎? 星雲大師開示:「三輪體空」是真空妙有的具體表現,是知足常樂的最高意境,是隨手可修的人間佛法,是悲智雙運的菩薩道行。 當學習 弘一大師名言「放下執念」再恭讀 星雲大師「三輪體空」的開示,更清楚的知道「人間盡是佛法!」精進念佛的內心世界,應該用何種方法放下、看破,面對世界與自己的人生。 弘一大師開...

弘一法師開示:“屏蔽力” 6/6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堅強,於是乎,在假裝堅強中,就真的越來越堅強。這是真的。 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爲自己的過程。 弘一法師開示(6):在這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人,得到教訓,也讓自己成長。那就讓自己學會隨緣遇到,隨遇而安,盡心盡力之後,問心無愧,就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釋然了,看淡了,你會發現自己的世界,又是另一番景象,看淡,就是讓自己內心簡單,釋懷一切,不悲不怨。 也有人說:“你今生生命中那些,你以為的偶然遇見,都是註定。其實,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