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網路經濟的新意識形態
現在你問十多歲的中學生:「畢業以後最想從事什麼行業?」,相信大部分都會說想成為網紅KOL(Key Opinion Leader),因為KOL儼如明星一樣受萬人愛戴,活在歡呼和掌聲之中,好生令人羡慕 。 有一個電視和電影的劇透專家的名字叫《谷阿莫》,他從2015年1月份開始第一次作廣播,五分鐘看完熱門韓劇《皮諾丘(電現劇)》,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累積了46萬的粉絲按讚,然後人數直線上升至幾百萬,這個三十歲的台灣男生成為由中國《互聯網週刊》公佈2015年的中國網絡紅人榜的第二十三位,一個沒有什麼背境,只是光靠一雙嘴皮,面孔...
網路領先者-黃賭毒
能夠不靠暴力或體力去犯罪的人其智商一定較普通人為高,有些喜歡尋找刺激,認為做一些法制不容許的事情,又沒有被執法機構抓住是很好玩的東西,膽子沒有那麼大的便鑽法律的灰色地帶,Uber便是最好例子,每個城市都訂明商用車輛需要發牌程序,計程車需要付牌費才可經營,高峰期市區牌價高達七百萬港元,在一個最資本主義的社會,成交的價格便是市場價格,顧客不應對這個牌價置喙,反而應該有權去表達車資的合理性,作為世界的大城市,交通費應該是全球算是偏低的,每一類型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有不同目標顧客,巴士和...
城市變賣實體店
中國北方人稱「市集」而南方人謂「趁墟」,幾百年前並不是每天營業,而是在農作物豐收時間,才把過剩物資拿出來賣,繼而發展定期可能每逢初一、十五才有墟期,近一百年再發展成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是物資豐盛、國泰民安的表現。 從前策劃購物中心有一個不成文的黃金比例,即三分一是餐飲、三分是購物和三分一是消閒娛樂,近年在電商衝擊之下,購物中以已不是購物為主,在香港可能還感受不到,因為香港是落後國內幾年,香港人聽來會不舒服,但事物的發展不能以個人喜惡去定奪,網購和移動支付的確較他們遜...
AI 人工智慧第二波 - 商業智能化
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基礎是給個別互聯網用戶的瀏覽數據貼上標籤,從而得知每個用戶的喜好,而第二波商用人工智能則是給傳統公司數十年來積累的大量專業數據貼上標籤,而用上運算法去找出特徵來做出精準預測、判斷和決定。商用人工智能從數據庫中挖掘人類往往會忽略的隱藏聯繫,因為大部份人類只能根據強特徵(Strong Features)來做預測,例如人們可能用身體質量指數(BMI)這些強特徵去預測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而人工智能算法除了考慮強特徵外,更會將一些表面上毫無關聯性的弱特徵(Weak Features)也一併計算,將...
陸小鳳是第一位使用Blockchain 區塊鏈技術的人
金庸和古龍是上世紀兩大武俠小說作家,其作品不斷重覆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金庸先生寫的是江湖,貫穿在真真假假的歷史人物當中,而古龍說的是武林恩怨情愁,沒有記錄年代,瀟灑到一點歷史包袱也省得背上,江湖比武林複雜,因其包含武林以外的事項,但兩大高手文筆風格迴異,令人看得賞心悅目。 古龍先生以古代占士邦為題材的陸小鳳系列,而TVB在70年代拍的決戰前後更是令人記憶猶新,尤其是黃元申飾演的西門吹雪和鄭少秋破格做歹角的葉孤城在紫禁之巔一戰,筆者仍能津津樂道,很奇怪的是除了這幕之...
DCEP 央行數字貨幣
去年全國人才財經委員會前主任在一個金融峰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於成熟,中國央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在談什麼是數字貨幣之前,我們回想什麼是貨幣,假設在一個很小封閉的小島上,只有十個居民,有人是獵人可以捉野生動物,有人是農民種植稻米,有人制作服裝,另有些人提供服務如理髮,在沒有貨幣的時候,他們都可以用3種交易模式,以物易物、以物易服務和以服務易服務,但不是所有東西或服務是即時所需,有人便提議用「分數咭」記下分數,如一斤牛...